昨日(5月12日),记者来到这个令文物专家们非常振奋的旧厂房前,芳村区文化局副局长颜晖表明,通过文物专家的开端考证,该厂房应该建于1922年。尽管通过了82年的风风雨雨,可是这个高10米,长宽均约34米的旧厂房仍然是广州柴油机厂的叉车厂房。向南的拱形大门、金字塔式房顶、窗户上的浮雕斑纹,均有显着的近代建筑造型特征。在拱形门的上方,模糊刻着“1922年”的字样。
据一张老照片显现,本来正门的顶上刻有“协同和机器厂”的商号名,现在这些字样现已化为乌有。进入厂房内,轰鸣的机器声阵阵传来,几位年青的工人正在车床上操作。
在厂区外毓灵桥旁纳凉的卢伯自称从1947年开端就在工厂内作业。他说,至少从那时开端,这间厂房一向运用至今,只在1954年扩建过一次,将厂房的北面打通,扩建成了一间更大的厂房。记者在现场看到,旧厂房的房顶是砖瓦和木梁,而新厂房的房顶则是铝制瓦。
在厂房近邻的一个车间里,还有一台刻有“协同和”字样的剪板机(切开钢板用)正在隆隆作响,一名工人正在机上操作。关于这一文物发现,芳村区文化局副局长颜晖称,现在全国范围内留存的工业方面的前史遗址很少,协同和是我国最早的柴油机厂,旧厂房保存至今非常宝贵。
据有关史料记载,协同和机器厂是广州柴油机厂的前身,兴办于1911年。建厂初期,协同和只要老式皮带车床3台和小立钻1台,没有动力设备,只做碾米机生意。兴办人之一陈拔廷通过一艘外国公司火轮上的机房工头,在晚上悄然登船将该轮的柴油机拆开,探求结构并画成草图研讨。通过几个月的尽力,协同和机器厂总算在1915年制成第一台我国制作的柴油机。1966年8月22日,协同和改名为广州柴油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