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中国中车今年迎来创业140周年,我们将与您一起回看中国中车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建设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提速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高速铁路等大规模投资建设拉开帷幕,作为重要支撑的铁路装备制造业迎来大发展。尤其是中国高速铁路实现了快速的提升,展示了“中国速度”的非凡魅力。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车不仅能生产普通类型的机车车辆,而且研制出了适应重载、准高速运输的新品种,且各种专用车辆层出不穷,满足了铁路运输的需要。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中车大连公司)、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中车戚墅堰公司)自主研制的240、280柴油机陆续下线,国产内燃机车有了属于自己的心脏。图为戚墅堰厂生产的280柴油机。
1984年9月,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中车大连公司)批量制造的东风4B型内燃机车,并被国家指定为替代进口产品。
1988年12月20日,国内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在大同机车工厂(中车大同公司)下线,标志我国铁路牵引动力全面转产内燃和电力机车。
1996年6月19日,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AC4000在株机厂(中车株机公司)竣工剪彩。标志着机车牵引传动实现从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转换的重大突破,加速推进了铁路重载货运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们国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客运、货运需求和铁路运能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中车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加快产品升级换代,诞生了一批东风”“韶山”“和谐”等主力运营车型,为我国铁路6次大提速做出重要贡献,彻底改变了中国铁路运输“速度慢、车厢挤、设施差”的状况。
东风型内燃机车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内燃机车的主力,其代表车型东风4型、东风8型和东风11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图为东风11G以160公里的时速10小时跑完京沪杭,实现远途列车一站直达。
韶山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电气化客货运输的主力车型,改革开放后从韶山3型快速地发展到韶山8型、韶山9型,在全国六次铁路大面积提速时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为韶山8型电力机车。
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三代主型客车,分为多个车型,用于干线长途列车和各大城市之间特快列车,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替代22型客车(绿皮车),成为中国铁路客车的主型产品。图为25T型客车。
从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全路开始对70吨级新型货车进行更新换代。图为中车齐车公司研制的C70敞车在运行,70吨级敞车、棚车成为货运提速主力军。
“中华之星”动车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电动车组的代表性产品,它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后来大规模的高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图为2002年12月17日,“中华之星”动车组在秦沈专线公里的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
和谐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中车与国外企业合作,并国产化的新一代交流传动客、货运机车。一举将我国铁路货运单节车厢的载重能力由“70-80吨时代”跃升至“百吨时代”。图为中车大同公司和谐2型电力机车行驶在兰新线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
在京广、京沪、沪昆等主要铁路干线投入运营,宣告中国铁路由此跨入高速列车时代。
抓住二十一世纪初铁路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利契机,在国内巨大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和城市地铁列车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与此同时,在重载列车、高原列车等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
随着《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和《国家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的实施,国产动车组自主创新一直在优化,成功研制出了CRH380A、B系列动车组。2012年12月3日,CRH380A在京沪高铁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下线,使我国变成全球上继加拿大、日本后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大秦铁路是我国境内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兼运煤通道干线日,大秦铁路正式通车,中车齐车公司等提供的
正式开始担当大秦线万吨组合列车的牵引任务,先进技术装备有力支撑了我国铁路的重载升级。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图为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路开通运营,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190辆
,成功解决了列车供氧,高原列车密封性、安全性,防紫外线、防风沙,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世界性难题,实现了多个国内首创。
总数超过20个。2、排名第一的留言(时间截至下一期微信发布前)获福利一份,下一期公布中奖名单。